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俗称“鱼肉”,中医称之为“胬肉攀睛”。该病变位于睑裂部球结膜,是一种伸入到角膜表面的赘生组织,通常因长期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属于慢性炎症性病变。
翼状胬肉表现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并向角膜内发展,形成三角形病灶。它可侵犯角膜,并随时间逐渐增大,甚至覆盖至瞳孔区,从而导致视力严重受损,可为单眼或双眼受累。
临床病例图 翼状胬肉是怎样形成的? 1.身体因素:要考虑到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等。 2.环境因素:外界刺激如眼部长期受到风沙、烟尘、热、日光、花粉等过度刺激,尤其是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长期户外劳动者在上述刺激因素作用下使角膜缘部结膜血管或结膜上皮组织发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组织增生、成纤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是翼状胬肉形成的一系列过程。 哪些人群易好发翼状胬肉? 中老年人及成年人 长期户外工作者(渔民、农民、建筑工人等)
翼状胬肉有什么特点和症状呢? 1.初期无自觉症状或轻度不适。 2.当侵入角膜时,胬肉伸入角膜表面遮挡瞳孔会造成视力下降。 3.合并眼表炎症时,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如发红、干涩、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等。 4.胬肉较大时,会产生散光,严重时会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5.胬肉存在复发率
翼状胬肉的类型有哪些? 进展期:胬肉充血肥厚,新生血管丰富,头部呈灰色隆起。 静止期:胬肉较薄,不充血,呈灰白色,头部扁。 得了翼状胬肉怎么办? 1.静止期且胬肉小的无症状者,可以观察。 2.药物治疗:适用于进展期未侵犯角膜,或者合并慢性结膜炎的患者,给于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或抗生素眼药水治疗。 3.手术治疗:适用于进展期胬肉或胬肉长入角膜影响视力,建议择期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手术方式主要有: 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如何护理? 眼部用药 滴眼药水:眼部用药前先修剪指甲,清洁双手,头后仰,轻轻拉开下眼睑,眼球上转,头后仰,轻轻拉开下眼睑,眼球上转。将1-2滴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内,轻闭眼约1分钟。 术眼保护 1.多闭眼休息,避免碰撞术眼,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揉眼或不洁纸巾擦眼,避免脏水入眼,如脏水不小心入眼,马上滴一滴抗生素眼药水。 2.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活动,勿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解大便影响伤口愈合, 遵医嘱预约复查拆线时间,不适随诊。 3.请勿长时间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阅读,如不小心碰撞术眼,出现肿胀、出血严重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饮食指导 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深绿色蔬菜、水果等。戒烟酒,少吃活血、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咖啡等。 绷带镜使用知识 胬肉术后如有佩戴绷带镜,可减轻早期角膜刺激症状,促进上皮愈合和创面修复,在戴镜期间,您需要注意: 1.遵医嘱佩戴和摘除绷带镜,佩戴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2.绷带镜可全天佩戴,勿自行摘除,复诊时由医生摘除。 3.佩戴绷带镜期间不可使用眼膏,但可以使用凝胶和眼药水。 4.佩戴期间勿用力挤眼,以防绷带镜脱出。 5.若绷带镜不小心脱出,不可再次戴回,复诊时告知医生。 如何预防翼状胬肉? 户外活动、作业时应戴防尘及防紫外线的眼镜,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及阳光刺激,保护眼睛。 2.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其它类型结膜炎应及时治疗。 3.应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等全身情况的调整。 4.针对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如避开风沙、日光、烟尘、花粉等刺激。 5.出现翼状胬肉,及时就诊,定期随访,必要时择期手术。 供稿:朝聚眼科眼眶病及眼整形学组 杨海龙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 图片来源:临床病例、AI图片 内容来源: [1]赵晓红.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 19(8):2.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7.0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