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近视的真正原理,才能更好地保护清晰的心灵之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近视的“来龙去脉”。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负责聚焦光线;视网膜相当于底片,负责接收图像;而眼球则相当于暗箱,为成像提供空间。

正常情况下,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物体。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
当眼轴(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力过强,就会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非视网膜之上。这种情况下,看远处物体时就会模糊不清,这就是近视。

研究表明,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双方都近视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比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高出4-5倍。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近视,孩子就不会近视。

近年来,全球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产品,使眼睛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显著降低近视发生风险。
照明条件不当: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加重眼睛负担。
假性近视(用眼过度导致睫状肌痉挛)→ 混合性近视→ 真性近视(眼轴已经变长)
需要强调的是: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眼轴一旦变长,就像人长高后无法变矮一样,无法缩短。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控制用眼时间和距离:遵循“20-20-20”原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充足照明:学习环境光照应均匀、无眩光
定期眼科检查: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视力检查
对于已经近视的人群,可以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OK镜)等方式矫正视力。成年后还可考虑近视手术,但需经过严格评估。
正确配戴眼镜不会导致近视加深。相反,不戴眼镜可能加剧视疲劳,反而促进近视发展。
手术只能矫正视力,不能改变眼底结构。高度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风险并不会因为手术而降低。
虽然维生素A对眼睛健康很重要,但没有单一食物可以预防或治疗近视。需要的是全面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护视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明亮的双眼,用眼睛清晰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Holden BA,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Myopia and High Myopia and Temporal Trends from 2000 through 2050. Ophthalmology. 2016.
2. 赵堪兴, 杨培增. 眼科学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近视防治指南(2024版)
4. Wu PC, et al. Outdoor Activity During Class Recess Reduces Myopia Onset and Progression in School Children. Ophthalmology. 2013.